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务公开 > 部门信息 >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 资政研究 |
发布时间: 2024-12-18 17:59 来源: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
保护视力色:
![]() ![]() ![]() ![]() ![]() ![]() ![]() ![]() |
![]() |
![]() |
从1964年到1980年,我国在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建设,称为三线建设。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安排1100个建设项目。三线建设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新中国经济建设史上的奇观,对后来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乐山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共在乐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5亿多元,建成23个项目,在乐山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
一、国家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
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是从酝酿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的。“三五”计划原本的指导思想是抓“吃穿用”问题。但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严峻的国际形势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经济战略决策。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来自东面蒋介石政权、南面美越战争、西面中印军事对峙、北面中苏边境军事摩擦等复杂严峻的形势。
外有强敌,内有隐患。中央决定把备战放在突出地位,从准备战争的角度来考虑国内建设。“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中央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新建项目都要摆在三线;一线能搬的项目要搬迁,短期不能见效的续建项目一律缩小建设规模;在不妨碍生产的条件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一线。这标志着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由以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转向了以加速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实力为中心的战略轨道。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终于确立。
根据中央决策,从1964年到1980年,我国在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基础的大规模三线建设。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人,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三线建设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新中国经济建设史上的奇观,对后来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三线建设项目在乐山的布局和实施
乐山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有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7条。正因为有这样的地理优势,与三线建设项目“靠山、分散、进洞”的建设原则相匹配。特别是随着成昆铁路的加快建设,这种地域优势愈发明显。加之乐山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原煤、石灰石、木材等资源富集,因此,乐山成为三线建设项目在四川的优先和重点布局地区。从1964年9月到1978年前后,共有23个项目在乐山地区(包括今眉山市)布局并建成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35亿多元。
乐山的三线建设项目包括:道路交通,包括成昆铁路和乐(山)西(昌)公路改扩建工程(3501工程)。原材料工业,主要包括峨眉半导体材料厂(所)(代号739)、国营乐山造纸厂(代号605)、峨眉水泥厂、峨眉铁合金厂(代号67厂)、长征制药厂等。能源工业,新建龚嘴水电站(代号515工程),改扩建五通桥发电厂。机械制造工业,主要包括东风电机厂(代号308)、夹江水工机械厂、乐山冶金机械轧辊厂、峨眉冶金机械厂、国营五二五厂、铁道部眉山车辆工厂等。电子工业,主要包括邮电部眉山通信设备厂、国营星华仪器厂、国营建华仪器厂、国营建川机器厂等。大型科研和教育基地,主要包括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基地(代号909)、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585所)、红华工业总公司、地质矿产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等。
三、乐山三线建设的巨大成就
大批三线建设项目的建设,对乐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搭建工业经济骨架,形成雄厚先进的工业生产能力。多个重大工业项目,具有当时国内较先进的技术,填补了乐山工业种类的空白,奠定了乐山地方工业的基础。峨眉半导体材料厂(所)是中国晶硅光伏的发祥地,长征制药厂建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土霉素生产基地,乐山造纸厂是全国绝缘纸生产基地,峨眉铁合金厂开创乐山生产合金材料之先河。以三线工业企业为骨干,以电力、机械、建材工业为支柱的工业基地,形成成昆铁路沿线工业带和岷江沿岸工业带,工业总产值逐年增长。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42028万元,是1964年的6.39倍。同时,全区财政收入也成倍增长。
(二)大批科技人才集聚乐山,形成乐山人才优势。截至1978年6月,全区全民所有制单位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共16252人,比1960年净增10343人。585、909是全国顶级的科研院所,李正武、彭仕禄等大批著名科学家长期在乐山工作;西南交通大学是乐山仅有的综合性大学,在乐山办学期间,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三)极大改善乐山地区的基础设施。公路、桥梁、码头、天然气输气管道、输变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快发展。公路通车里程从1964年的1842公里,增长到1978年的4317公里。年发电量从1964年的4529万千瓦时,增加到1978年的276179万千瓦时。
(四)带动配套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建材工业和食品工业迎来大发展。三线建设企业和省属以上厂矿发挥技术、人才等优势,大力支援农业生产。
(五)带动工业城镇及地区消费品市场发展。夹江、峨眉、五通桥、沙湾、金口河等地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水电新镇龚嘴、能源新区牛石镇、机电新区桥沟镇、冶金新城九里镇、建材新区乐都镇、核能科研新区界牌等新兴城镇不断涌现。城镇人口由1964年的30万人左右,增长到1975年的44万多人,带动了城镇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六)留下丰富的工业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好人好马上三线”是时代的号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协作”是三线建设的精神内核。三线建设旧址是重要的红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开展文旅融合发展、研学旅游的重要场所。如中国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研发基地(909基地)、东风电机厂308军工遗址、铁道兵博物馆、中国核聚变博物馆等。
四、乐山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
大批三线建设重点项目在乐山建设,为乐山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在国家三线建设战略实施过程中,乐山地委、专署高度重视,敏锐地捕捉到其中蕴含的重大发展机遇,千方百计保证项目在乐山落地。仅1964年9月至12月,就接待国家40多个部委到乐山选址。1964年4月,专署成立支援成昆铁路建设办公室;1965年建立支援重点工业建设办公室;1967年将二者合并为乐山专区支援三线重点建设办公室,地委、行署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经委、计委、建委、财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要求各县区也成立相应机构,积极发动广大干部群众,调动一切资源,配合三线建设项目在乐山落地生根,早日建成投产。
(二)全力争取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在乐山三线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贺龙、聂荣臻、李富春、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领导和关心,是乐山快速推进三线建设的重要前提。特别是第一代核动力陆上模式堆基地(909)、核物理西南研究院受控核聚变研究基地(451工程)以及成昆铁路等项目,在国家三线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
(三)紧紧依靠大批三线建设者的智慧和力量。来自全国50多个城市的200多个厂矿和科研单位,动员了一大批领导干部、工程技术骨干和施工人员3万多人集聚乐山,是推进乐山三线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彭仕禄、李正武等著名科学家。
(四)地、县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鼎力支持,是三线建设项目落地落实的关键。当时乐山下辖15个县,其中10个县有三线建设项目落地。各地调动一切资源,支援三线建设,保证项目早日建成见效。包括无条件地为项目建设提供建设用地,动员组织大批精壮劳动力参加项目建设大会战,组织保障地方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供应工作,做好三类物资、工业品、主副食品的供应工作等。
五、历史启迪
21世纪的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4年初,国务院在批复《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指出,“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西南内陆,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是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四川要“努力打造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2024年12月,省委书记王晓珲在市厅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读书班上指出: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大局抓改革,聚焦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抓紧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充分展现四川作为大省的担当作为。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是新时代的“三线建设”,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拓展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大纵深,大大增强发展的回旋余地,是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促进高水平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其对当今中国经济布局的意义,不亚于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伟大决策。四川因其独特优势,将是承担这一历史重任的重点地区。这对乐山这个区域中心城市而言,将是巨大的历史机遇。乐山应以三线建设历史为鉴,大力弘扬三线建设精神,主动对接国、省战略,抢抓历史机遇;加强专题研究,尽快着手规划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提高承接备份产业的能力;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基地;加大乐山三线建设红色文化品牌开发力度,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提供精神力量,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体现乐山的历史担当和时代作为,为乐山未来发展开创新的黄金时代。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