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6-23 14:36 来源: 峨眉山市 |
保护视力色:
![]() ![]() ![]() ![]() ![]() ![]() ![]() ![]() |
![]() |
![]() |
一、背景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印发四川省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的通知》(川办规〔2023〕1号)文件规定,制定《峨眉山市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实施细则》〔下简称《实施细则》〕。
二、目标任务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市域内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野外种群数量得以恢复,并呈快速增长趋势。与此同时,受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现象频频发生,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制定《实施细则》,可以给受害群众合理经济补偿,有效缓解人兽冲突,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三、主要内容
《实施细则》共六章23条,主要涉及制定依据、基本原则、适用对象、补偿方式、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程序、部门职责、争议处理等方面。
(一)法理依据。《实施细则》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制定,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法理依据充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不是赔偿,赔偿是基于侵权责任。野生动物不是国家养殖的,野生动物致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养殖动物致害,不属于侵权责任。因此,国家补偿是一种道义责任,不适用以赔偿标准来衡量,补偿仅仅是损害的一部分。同时,省政府《补偿办法》对陆生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做出了原则性、可操作的规定,《实施细则》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对落实补偿方式、筹措资金、补偿程序作了细化与明确。
(二)制定原则。《实施细则》第一条明确补偿仅限于“因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限定了致害动物范围。不是法定的保护动物造成危害的,不属于补偿范围。例如因蚊子叮咬患传染病、因病虫害致农作物损失。
《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陆生野生动物是指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的陆生野生动物(以下简称野生动物)。国家和省相关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如有调整,以最新公布的名录为准。因此,不受保护的野猪造成的损害原则上也不应予以补偿,马蜂等非“三有动物”造成的损害也不予以补偿。
(三)适用对象。适用对象限于发生地在我市境内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失,包括外来游客。峨眉山市籍人在外地受到野生动物损害,应当根据事发地当地的政策执行。
(四)补偿方式。根据省《补偿办法》,我市在《实施细则》中的规定,一是农作物、牲畜、水产、林木等已经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因野生动物致害造成的损害由农业保险赔付。二是农业保险之外的人身伤害、伤残补助、误工费,其它农作物、林下经济作物、特色种植和养殖、圈舍等其他财产损失,按本细则予以补偿。三是特别注意,企业、法人或公民因人工养殖、经营、利用及运输的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依相关法律法规由侵权责任主体负责赔偿。
(五)鼓励群众自我保险。由于致害仅补偿部分损失,因此鼓励企业、法人、农(牧)场主、林区群众,特别是林区经营业主要自主参加野生动物致害商业险,减少损失。
(六)保护合法利益。第五条明确,一是从事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人员,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或者依法履行保护野生动物义务。比如畜禽养殖场应当圈养并采取设置围栏等保护措施,不能散养,任由野生动物伤害。比如明知深山老林有猛兽出没,因采药、探险等,不配备必要的防护措施,不进行必要的预防驱赶,属于因自身疏忽大意被攻击伤害,就该自己负责。二是要在依法承包、经营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林木和林下作物。擅自耕种别人的承包地,又无明确的授权,就不具备受偿资格。三是要合法圈养或在依法承包、经营的土地上饲养的牲畜家禽、特种养殖动物,比如非法种植的大麻、未经批准养殖野生动物受到损毁损害,就不能申请补偿。四是合法建设使用的房屋、圈舍等生产生活设施设备造成损毁,违建设施不应当给予补偿。
第六条对不纳入补偿的情况作出说明。比如,主动攻击、挑逗或者故意伤害野生动物;非法猎捕、狩猎等违法活动;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地禁入区域或者经批准进入后不遵守保护地相关管理规定;非依法承包、经营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林木和林下作物;非依法承包、经营的土地上饲养牲畜家禽、特种养殖动物;对非法建设使用的房屋、圈舍等生产生活设施设备造成损毁的;现场核查不能认定为野生动物致害或者无法核定财产损失数额,且当事人不能提供有效证据的。因此,群众在申报补偿时需要提供详实的印证资料,这也是《民法典》规定的举证责任。
(七)细化人身损害补偿。造成人员丧失部分劳动能力、丧失全部劳动能力、人员死亡等情形,伤残补偿金分别按照上年度全省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8倍、9-12倍、15倍进行补偿。
(八)规定申报方式。一是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申报时要收集受害受损照片、视频、人证、物证等佐证资料。二是受害人原则上自己申报,特殊情况可以由代理人申报。
(九)明确部门职责。林业部门统筹负责,财政负责保障资金,卫健部门负责协调人身伤害紧急救治,民政部门负责特殊救助,乡镇负责宣传和引导、应急处置、救助和其他相关工作。自然保护地、旅游景区、村(居)民委员会、社区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十)规定了违法责任。明确,虚报、冒领、骗取补偿金的,一经查实,由市人民政府责令退回;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工作中,有弄虚作假、失职渎职、徇私舞弊、受贿索贿、串谋骗补等行为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省《补偿办法》和我市《实施细则》规定了野生动物损害具体应补偿、不应补偿的情形。不属于野生动物危害、不应予以补偿的情形,比如伪造损害现场、提供虚假证明、第三方造成损害应由侵权责任人赔偿却谎称野生动物损害、打猎受伤等情形,都是虚报、冒领、骗取补偿金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犯罪。
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四、解读单位和解读人
解读机构:峨眉山市林业局。联系电话:0833-6237701。
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