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征程》⑥掌握革命武装的最早尝试
来源:四川观察
重温党史,献礼华诞,今天的《党旗引征程——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四川印记》,让我们一起回顾“掌握革命武装的最早尝试”。

中共重庆地委在推动四川国共合作、领导群众运动的同时,还根据大革命形势的发展,把工作的重点放到策反四川军阀部队响应和支持北伐战争上。

1926年8月,朱德和陈毅分别受党中央和北方区党委的派遣,到万县作杨森部队的改造工作,争取杨森易帜。同年11月,中共中央批准的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成立,杨闇公任书记,朱德、刘伯承为委员。在军事委员会策划下,12月1日和3日,泸(州)顺(庆,今南充)起义先后爆发。起义军明确宣布拥护和参加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刘伯承指挥起义军英勇作战,设立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部,整编队伍,在部队中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教育,加强军训,整肃军纪,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使秩序混乱的泸州和起义军面目为之一新。革命的泸州声名远播,成为四川反帝反军阀的重要阵地。但是,随着重庆三三一惨案和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在四川军阀的联合镇压下,起义军最终失败了。

泸顺起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由共产党领导,在四川军阀部队中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起义,是共产党力图掌握武装的一次勇敢的尝试,促使了部分四川军阀参加国民革命,策应和支持了北伐战争,同时成为党在大革命时期争取、改造旧军队的一个范例,为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军队做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是南昌起义的先声。
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广播电视台
联合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