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主动把妇女工作融入脱贫攻坚工作大局,通过培育头雁、巧手脱贫、政策兜底、文明新风等举措,为城乡妇女脱贫提供精准服务。
培养一批巾帼头雁。立足女性特性,围绕缝纫、月嫂、家政服务等妇女就业创业需求,帮助贫困妇女学习技能。妇女培训公益化。募集社会爱心资金30万元建立“妇女技能培训公益基金”,举办“技能进家、妈妈回家”服装缝纫公益培训班4期,培训妇女106人,生产销售产品5万元。月嫂培训品牌化。注册“海棠嫂子”商标,依托市妇幼保健院,常态化举办“海棠嫂子”月嫂培训班,截至目前,培训合格月嫂55名,实现全部就业。基地建设精品化。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全市建成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31个,累计培训妇女3603人,促进妇女就业1598人。
绣出一片脱贫产业。立足地域特点,把发展“小凉山彝族手工刺绣”作为彝区重点脱贫产业予以扶持。加强彝绣发展顶层设计。实施《彝绣五年发展规划》,市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组建“彝绣文化传习基地”3个,“刺绣工作室”8个,创建全国巧手脱贫示范基地1个,省级示范基地2个。研发彝绣文创产品。委托嘉洲绣研发彝绣抱枕、玩偶、小饰品等乐山旅游彝绣文创绣品3套15件,推动彝绣产品由生活用品向旅游产品转变。提升彝绣技艺水平。先后在峨边、马边、金口河举办刺(彝)绣培训20余期,培训贫困妇女600余人,发展刺绣妇女2万余人,人均年增收500元以上。
筑起一条健康防线。立足民生保障,增强贫困妇女抵御风险能力。点上建示范。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募集爱心资金7.9万元,为马边彝族自治县荣丁镇新华村的1343名妇女和儿童购买健康保险和安康保险,建成乐山市首个“妇女儿童保险示范村”。线上有保障。将为建档立卡贫困妇女购买“女性安康保险”纳入政府民生实事,2019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144.027万元,为48009名建档立卡适龄妇女购买“女性安康保险”。面上齐发力。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发挥女企业家、爱心人士、巾帼志愿者三支队伍作用,结对帮扶贫困户1088户3453人,捐赠帮扶资金15万元。
引领一股彝寨新风。立足移风易俗,积极开展“树新风助脱贫”活动。学习新思想,实施对口帮扶美姑县“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行动计划,通过“走进去”“请出来”的方式,培训美姑县妇联干部、贫困妇女326人。培养好习惯,以“健康文明新生活”活动为载体,组织巾帼志愿者从洗衣叠被、房前屋后等细节入手,用彝汉双语举办文明卫生知识讲座230场,宣讲良好生活习惯。培育好家风,以“五星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在彝家新寨常态化开展“致富星、和谐星、守法星、孝爱星、洁美星”等“五星家庭”创建评选,表彰命名各级“星级家庭户”5112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