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与辐射安全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乐山是涉核地区,也是核技术利用大市,市生态环境局(市核安全管理局)始终把保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作为最根本宗旨,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与辐射安全观,依法治核,严格监管,在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等方面开拓思路并积极作为,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同时,积极谋划即将实施的生态环境机构垂改对核与辐射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一是严格监管,强化服务,推动核技术利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问题整改为导向,以监督检查为抓手,以“测管协同”为依托,我们标本兼治,持续改进,解决了12个方面共22个问题,有效促进了核技术利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开展全市重点核技术利用单位、重点辐射工作场所监督检查,主动积极与企业沟通,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梳理问题清单,为精准、科学施策提供参考。下一步将强化宏观服务和微观指导相结合,一方面,组织核安全文化、监督检查大纲学习宣贯;另一方面,深入分析核技术利用单位的具体问题,指导其查漏补缺,完善细节管理。
二是风险防控,建章立制,强化饮用水水源辐射安全监测预警。基于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中心的工作思想,以防控风险为要务,以建章立制为保障,我们逐步形成了符合乐山实际特点的饮用水源辐射安全监控预警制度,开展市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总放射性月监测、涉核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总放射性定期监测和非涉核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调查监测工作,准确、客观地反映全市饮用水源放射性水平状况,积累环境基础数据,为饮用水源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撑,在全省地市州中走在前列。
三是科技引领,分类管控,开创辐射环境监测新格局。我们将核与辐射风险防控贯穿于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中,实现了辐射源监督性监测与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协同开展,同时还对核技术利用单位进行风险分级,采取“高风险年覆盖、低风险按许可周期覆盖”的方式开展监督性监测,既全面且有所侧重,兼顾了当前情景的可操作性和未来情景的提升空间和潜力。
针对乐山核与辐射环境特点,我们分别在市中区、峨眉山市建成电离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现了对辐射环境质量的在线、实时监控和预警;针对高危放射源,我们建成在线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保障安全;针对近年来公众舆情所关心的电磁辐射,我们还在中心城区设立2套电磁环境在线监控系统,向社会公众实时发布电磁环境状况。上述措施为环境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也有效提高了公众对本地核与辐射环境事业的认知和参与度,持续助力乐山在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