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深入开展辖区内环境风险源单位的环境安全大检查,督促企业全面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健全环境安全隐患制度,建档建册。二是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检查和监测频次,及时掌控水质变化趋势,发现异常情况,迅速查找原因,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三是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对使用、存储、运输危险废物的单位和场所开展重点排查,防止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强化企业环保主体责任,保证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正常,污染物达标排放。四是强化环境应急响应,加强和水务、安监等部门的联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保障环境质量,强化24小时值班制度,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