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人民政府: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作物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夏、秋季节是农作物秸秆收获的集中时期,也是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保障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阶段。集中焚烧农作物秸秆会导致大气污染物短时间内急剧增加,环境空气质量迅速恶化,容易发生重污染天气。据测算,一个重污染天气日均浓度的影响至少需要一二十个以上的良好天气才能消化。对此,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科学统筹、联防联控,认真抓好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有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大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夏、秋季节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的认识,实行主要领导同志负责制。
各市(州)人民政府要立即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重点制定当地年度夏、秋季节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并于今年4月30日前报送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切实把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利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积极建立健全以过火面积、焚烧量、综合利用量为核心的秸秆禁烧工作评价、考核方法和奖惩机制,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作物秸秆禁烧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严防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现象,避免年终考核大气污染防治责任目标任务时算“总账”,追究相关责任。
各地要切实加强联防联控,联合打好“组合拳”,坚决防止夏、秋季节出现大面积、区域性、持续性农作物秸秆燃烧情况。重点要发挥好成都及周边、川南、川东北地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防联控联席制度作用。成都、自贡、南充市人民政府作为区域牵头单位,要在近期组织召开专题联席会议,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派员参加专题联席会议;要抓紧制定区域年度夏、秋季节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并于今年4月30日前报送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成都、自贡、南充市人民政府要认真发挥好区域牵头单位作用,组织开展本联防联控区域内督查工作,从今年4月份起,每月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督查情况。
二、加强综合督查督办
各地要将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禁烧区域,对禁烧工作情况开展日常化、制度化督查检查,努力实现禁烧区内“不见烟雾,不见火光,不见黑斑”的目标。要通过现场联合执法、媒体曝光等方式加强管控,及时制止和查处农作物秸秆燃烧行为。要积极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查处焚烧秸秆的违法行为,督查督办禁烧工作落实情况。同时,对因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当地大气环境质量恶化的地方,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和省政府、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同志相关批示要求,要对相关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在新闻媒体曝光;对工作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失职渎职的单位和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
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于今年4月1日起会同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厅等成员单位不定期组织开展相关督导工作,并进行通报。
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各地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短信、墙报、横幅等载体,多渠道、多方式发布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信息。要强化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意识,组织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专业大户、合作社社员等开展相关培训。要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要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密切关注舆情,开展事态评估研判,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向公众解疑释惑。
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代章)
2016年3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