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林业和园林局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对市政协第七届四次会议第53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2019-09-17 14:41:56 来源: 乐山市人民政府

致公党乐山市委:

贵委提出的“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支持发展林下经济”的提案,我单位已经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发展林下经济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增长的重大举措,是巩固农村集体林权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的立足点,是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最佳结合点,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有效途径。我市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经济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良好成效,截止2018年,我市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分别达到1105.06万亩、5970.6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8%,居全省第三位,实现林业总产值257.6亿,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000元,“三县一区”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200元。

一、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加快培育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林业多种功能,出台《乐山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以乐山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努力打造四川森林康养首选地、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契机,全力构建森林康养产业支撑体系。依托全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资源,积极培育森林康养产业带和示范基地,积极开展省级森林小镇、康养基地、康养人家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康养示范基地19个(国家级2个),省级森林康养人家28家,省级森林小镇5个,犍为县芭沟镇入选全国百佳森林小镇。

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林区活力

(一)明确林地产权。扎实做好集体林权确权颁证工作,围绕“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的总体思路,推进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等五种权利有效配置,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截至目前,全市已确权集体林地773.6万亩,占集体林改总面积的99%,发放林权证79.7万多本,约39.89万多户农民直接受惠,农民作为承包经营集体林地权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

(二)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推进“青山变金山、绿树变活钱、资源变资产”等林权抵押贷款改革,截至目前,全市累积流转林权96.58万亩、流转金额达13.13亿元,林权抵押贷款面积101.55万亩、贷款金额达29.64亿元。开展“两证一社”改革试点,2017年,在沐川县开展“两证一社”改革试点以来,办理《经济林木(果)权证》18本42宗、面积2595亩,抵押贷款430万元。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投资林业,推行“公司+专合组织+农户+基地”,探索新型经营模式。

(三)积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为解决集体林权结构小型化、集体林地地块分散化、集体林业管理复杂化等问题,引导具有经济实力和经营特长的农户,发展家庭林场、领办林业专业合作社,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商经营。截至目前,全市现有林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林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158个,入社农户4.5万户,经营林地总面积81.86万亩,经营收入5.25亿元。

(四)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针对林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采取“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的方式,集中打造“万亩林亿元钱”示范片,推行立体式林业经济模式,发展林—禽、林—药、林—菌等林下种养和林产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165.36万亩,产值15.38亿元,实现短养长。大力发展森林保险,采取由政府补贴为主,农户分担付费的模式,实现全市森林保险全覆盖。2018年,全市参保农户38.13万户,参保面积843.4万亩,避免了因风、雪、水、虫、火等不同自然灾害血本无归的情况出现,降低了林业产业发展风险。

三、搭建平台,优化服务

一是搭建林权交易平台。指导各县(市、区)依托农村交易平台,建立林权交易平台11个,积极开展沐川、犍为、井研、夹江等地省级林权交易平台试点,及时发布林权流转交易信息,组织林权流转交易。搭建林业科技服务平台,开展科技下乡服务659次,储备乡土专家246人,培训5.46万余人次。二是健全完善咨询服务体系。成立县级林业公共服务机构18个,乡镇林业服务中心210多个,为集体林业发展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等服务。三是搭建纠纷调处平台。县(市、区)成立了农村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乡镇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立健全调处工作机制,将纠纷调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将纠纷矛盾化解在基层,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进京或到省城上访情况。

虽然我市在林下经济发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还存在经营对象选择难,缺乏整体规划,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缺少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市场组织化程度低,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深入实施绿化造林、森林质量提升、多彩通道建设、江河廊道造林等绿秀嘉州九大行动,积极培育森林康养林道、林带、林网、林区,着力布局构建形成景观优美、林相健康、生态优良、功能健全的森林康养林体系。到2020年,建成康养林70万亩,森林提质100万亩,建设森林步道300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依托佛教文化、特色民俗、天然温泉、森林湿地等特色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森林观光、生态旅游、避暑度假、温泉疗养、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康养旅游业态,规划茶文化、竹文化、天然公园、古镇美食等精品康养路线,构建类型丰富的森林康养基地体系。到2020年,建成市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40个,康养人家60个,培养康养产品8个。

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发挥公司、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在林下经济发展起到主力军作用,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合社社员+农户(散户)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公司可以对农户产品进行保护价收购,农户也可以把产品销售给不同的对象,这样既保证了农户和公司的基本利益,同时又最大限度的让农户获利。大力发展金口河(林药—天麻、中药材,特种养殖—娃娃鱼,林果—核桃套种);马边、峨边(林产品采集—竹笋,林下养殖—鸡,林果—核桃套种,林茶—林茶套种,林药—中药材、玛卡);沐川、犍为(林产品采集—竹笋,林下养殖—鸡、畜,林药、林茶等);峨眉山、五通桥、市中区、沙湾区(林下休闲旅游—林家乐,林药—天麻、中药材,花卉苗木,林下养殖、竹笋);井研、夹江(花卉观赏苗木—摇钱树,林菌、林下紫薯,林药、林下养殖等)等林下经济。运用“互联网+林下经济”模式,加强市场需求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完善流通网络,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向林下经济产品延伸。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根据林下经济发展条件、特色产品和市场需求,强化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积极创建示范森林人家、林家乐,打造一批具有乐山特色的品牌产品,争创一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推进森林食品认证,支持申报原产地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加大对品牌和产品营销的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拓展林下经济产品市场,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探索建立可溯源产品追溯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发展好林下经济,需要不断提高基层林农和广大业主的认识,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横幅标语、专栏、图册、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对林下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发展模式、示范项目进行广泛宣传;加大对发展林下经济的成功典型、经验做法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林下经济舆论环境和良好工作氛围。打造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项目参观点,通过示范基地和参观点的示范引导,达到以点带面成片的目的。

                                                                                      乐山市林业和园林局

                                                                                            2019年7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乐山市数据局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政务新媒体矩阵
乐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