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界别:
您单位提出的“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培育和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城乡基层治理的建议”提案,我局已经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五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有效助力基层治理,社会组织特别是社区社会组织已成为协同治理的重要新生力量。全市各类社区公益组织、志愿者组织以及其他社区社会组织,立足维护社区公共事业、特殊困难群体的利益和基本需求,以关爱帮扶、救助济困、邻里矛盾化解等方式为手段,满足基础社区群众的一些基本利益需求,有力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在基层社会(区)治理和服务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社会组织1831个,社区社会组织5611个(其中:登记在册89个、乡镇(街道)备案52个、纳入村和社区指导管理5470个),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首次突破5个以上,达到5.08个/万人。
二、针对提案建议的工作措施
(一)优环境建平台强保障,按下社会组织成长“加速键”
针对社会组织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我局持续强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和培育孵化机制创新,社会组织发展的基础愈加坚实。
1.突破瓶颈制约,营造良好审批环境。一是取消登记门槛。取消了社团会费标准备案、分支机构登记,实现了“零门槛”准入。二是降低办理门槛。取消了社团筹备审批环节,对五类(科技类、行业协会商会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体育类)社会组织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推进直接登记。三是减少流程门槛。实行“一门受理”“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一网通办”,不断优化办理流程。
2.建设孵化体系,壮大社会组织力量。目前已建立1个市级、4个县级(市中区、沙湾区、夹江县、犍为县)培育孵化基地,市中区、沙湾区还分别在通江街道、铜河街道建立了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园。市级基地建立以来,共招募入驻各类社会组织38个,孵化出壳社会组织12个。
3.强化政策支撑,支持多方力量参与。市、县政府出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相关政策,并将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工作纳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2019年以来,仅民政系统就整合各类资金3200余万元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
(二)聚合力强应用做实体,增添服务基层治理“新动能”
我市以聚合最大力量做优试点项目、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成果运用、推动实体运作提升造血功能为抓手,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实效。
1.聚合三支力量,以项目试点引领治理新格局。去年以来,我们引导社会组织积极承接社区治理、社工站建设、慈善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等省级试点项目,指导承接组织通过志愿者队伍化、居民组织化、慈善资金募集基金化,聚合形成社区志愿服务队、社区自组织、社区慈善基金三支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目前全市志愿服务队伍迅速扩大,村(社区)志愿服务队达1400余支,培育出了沙湾区580(我帮你)志愿服务队、市中区小天使志愿服务队、犍为县“犍嬢嬢”志愿服务队等特色组织。全市城乡社区自组织蓬勃发展,目前有村(社区)老年协会1370个、红白理事会1321个、城市“三无”小区自管会1247个。社区基金从无到有,已在8个社区建立社区专项基金9个,规模135万元。
2.强化成果运用,以公益创投开启治理新思路。沙湾区投入55万元试点公益创投,全市10家社会组织与沙湾区社区治理需求成功对接。市中区开展“金点子创享大赛”,征集社区治理金点子100多个,最终评选出10个社会组织的金点子获得“微创投”资助。五通桥区以公益创投方式引入区外优秀社工组织,选择优秀治理方案,参与城乡社区治理省级试点。
3.推动实体运行,以赋养造血提升组织生命力。近年来我们联合市委组织部对社区内挂牌进行专项整治,同时鼓励和支持部门“费随事转”,将挂牌组织转换为实体化运行组织。如我局采取“三个一点”模式(壹基金支持一点、承接组织链接一点、民政支持一点)筹集资金,在城乡社区建成儿童服务站20家,服务困境和留守儿童10万余人次。
三、下一步工作
针对社会组织质量不高、后劲不足、支持不够、监管不严等仍然制约社会组织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和不足,通过采取进一步夯实社会组织基础,增加投入,严格监管等有的放矢的办法,打通持续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输养管”加以解决。
(一)进一步发挥培育孵化机制作用
一是推动县级孵化平台全覆盖落地。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加快建设培育孵化平台。二是实现赋能质量上档升级。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采取一带多、大带小等方式,不断提升我市社会组织专业化能级。三是形成培育合力。紧紧围绕我市“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和社会治理现实需求,主动影响和协调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培育管用的社会组织。
(二)进一步增强社会组织发展后劲
一是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积极推动建立部门联系协调机制,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基层治理供需对接机制,促进市县财政加大投入、部门单位优化资金使用方式。二是努力整合社会投入。会同社会组织运用社会工作方法,积极灌输“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引导企业、居民等社会主体投入资金和力量。三是积极探索奖励增收方式。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创办社会企业,将服务社会和发展企业有机相融,以企业导向实现社会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志愿积分奖励优待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
(三)进一步强化社会组织监管
一是做实民政监管手段。从严社会组织年度检查、随机抽查、等级评估、信用监管,对发现有违法行为的社会组织,视其情形进行行政约谈、处罚,纳入异常活动名录或失信名单。二是推进部门联合监管。进一步推动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联合开展专项检查,加强社会组织负责人、活动、财产监管,对严重违法社会组织进行联合惩戒。三是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加大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提高社会公众对违法和非法社会组织辨识能力,加大对非法组织的联合打击力度,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谢谢您们对社会组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张强 联系电话:2639576
乐山市民政局
2021年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