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52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4-07-29 15:29:20 来源: 乐山市人民政府

农工党乐山市委会,何萍等3名委员:

你们提出的“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我单位已经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乐山市是四川省药材生产主产区之一,中药材蕴藏量100万吨以上,居全省首位。全市山多地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态良好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中药材种植,适宜栽种药材面积达355万余亩。“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全力实施“三带六品”建设工程,重点打造黄连、泽泻、佛手、淫羊藿、川牛膝、天麻等6个道地和优势特色品种。

一、科学规划

积极争取2023年市级财政预算15万元,采取政府采购形式确定中标单位,开展《乐山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编制工作,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完善后将适时发布。规划从打造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构建中药材精深加工体系、发展中药材现代化交易流通体系等方面着手,明确各项内容重点任务,规划印发实施后,将有力解决目前中药材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链供应链不匹配、主体间利益联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二、标准生产

一是完善标准。以佛手、柔毛淫羊藿、川牛膝、泽泻等道地大品种已建成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园区示范带动效应明显。近三年,成功制定泽泻、佛手、柔毛淫羊藿、石斛、黄连、黄柏等6个中药材生产标准,全面实现乐山十大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有标准可依。二是创新利益链接机制。健全了“大园区+小业主+农户”“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出“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佣+分红”等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共同分享产业发展红利。2022年,仅蜀景苑一家公司就支付农户土地租金320万元,400名农户就地入园务工,年人均务工收入30000元,公司与1100户种植户签订收购协定,兑现鲜果收购金1500万元,辐射带动沙湾区7360人依托川佛手产业发展走上致富奔康“快车道”。

三、延链补链

一是壮大经营主体。已成功培育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7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家庭农场示范场26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家庭农场示范场近百家。二是打造工业园区。正联合市经合外事局,加大对修正药业、华润雅安三九药业、扬子江药业等龙头药企的招商引进力度。依托乐山市医疗健康产业园项目,加快现代高新区海棠医药、峨眉山药业、峨眉山道地药材公司、吉晟药业、佑华制药等医药企业集聚壮大,功能互补,引进园区头部龙头企业,打造乐山中药工业园区。三是试点精深加工。加快推进青梅果酒、天麻瓶栽酒、佛手精油、姜黄调味品等中药材衍生产品开发销售;鼓励美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淫羊藿、佛手、姜黄、川牛膝、黄连为主要品种,开发中兽药研发和市场开拓工作;开展金银花、姜黄、佛手、姜黄、天麻、迭鞘石斛、青梅等中药材生产废弃物在生物饲料开发上的再利用,为替抗生物饲料的生产提供地源性原料。

四、完善交易

一是建设药用原料实体交易体系。规划建设市县乡三级药用原料实体交易市场体系,即市级有专业交易市场,县级有集散中心,重点乡镇和村有收购转运站,逐步构建以市级市场为中心,中心串联区县,区县辐射重点乡镇和村的全覆盖式实体交易体系。二是完善中药材类产品实体交易体系。制定实施扶持引导政策,加大本地区所产道地中药材等中间产品和中药饮片、中成药等终产品在超市、医院、诊所、药店、餐饮和保健机构等应用终端的实体交易量以及提升应用终端布点量,提升交易额。鼓励海棠药业等龙头企业在全国开设乐山中药材品牌形象店和专柜,使用公用品牌专用包装。三是做好信息服务。依托中药溯源体系建设,拓展线上信息服务功能,重点开展气象预警、价格趋势分析、生产技术指导等信息服务。已率先在沙湾区完成四川省中药材溯源县试点项目,成功构建县级中药材溯源平台和种植源头到用户使用终端的全链条溯源模式。四是拓展销售渠道。依托省级中药材产业重点县建设培育电子商务示范村项目,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在全国知名第三方销售平台开设网络旗舰店或自建门户网络销售平台,开展“直播带货”试点销售产品。

五、强化科技

一是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水平。联合区域内外力量,协同国家、省内外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合力建设乐山中药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对乐山道地中药材大品种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成果总结和应用推广。二是加大产业技术服务水平。加强与国内、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乐山市中药材专家服务团队,为全市乐山道地中药材六大品种生产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鼓励企业创建重点科技类实验室,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专家(院士)工作站,支持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创建检验检测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

六、做优医养

一是加强“中医药+文化”融合发展。逐步建立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强化川派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川帮”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高水平建设名中医工作室,做好“嘉州滋脾疗法、三江伤寒学术流派、钟氏骨科流派、峨眉正骨流派”等川派中医学术流派挖掘、整理和活态传承;加快推进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依托市中医医院建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设立中医大讲堂,开展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争创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或科普基地。二是规划“中医药+养生旅游”融合发展。发挥乐山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等自然环境优势,充分挖掘峨眉山、黑竹沟、大瓦山、沐川竹海、桫椤湖等绿色生态资源,打造一批健康养生基地,支持开展药膳、食疗等研究、开发和利用,加快推进旅游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中医药文化体验、森林康养、佛禅养生等旅游新业态,争创一批国家、省级中医医康养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等药旅融合发展新品牌;重点实施“一地三片”康养旅游胜地打造计划。

七、培育人才

一是优化培养机制。市级层面出台中医药人才培养行动和计划,优化岗位和编制设置,全面落实中医药人才职称评审“应评尽评”,“评得上,聘得上”“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建立中医药产业人才招引和扶持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中医药产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快中医药相关技术骨干人才培养,实现中药材产业链骨干人才培养的全覆盖。二是扩大人才队伍。市内中医药类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要根据需求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中药材产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比重,加大招生规模和提高办学和培养质量。适度扩大基层定向培育中药材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规模。

感谢你们对中药材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乐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乐山市数据局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政务新媒体矩阵
乐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