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乐山市委:
您委提出的“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推进我市种养结合绿色发展的建议”,我单位已经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将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履行责任,探索长效机制,在产业发展上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种植业发展需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科学规划畜牧业和种植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种养循环农业,推广农牧结合生态治理模式,取得初步成效,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
一、畜禽养殖基本情况
我市有养殖户近20万户,其中规模养殖场1445户,养殖专业户5500户,常年存栏畜禽300万头猪单位,其中生猪175万头、牛5.8万头、羊23.3万只、家禽2248万只、兔172万只,年畜禽粪污产生量在600万吨左右。2019年出栏猪193.17万头、牛3.1万头、羊33.2万只、禽4453.48万只、兔517.89万只。
二、主要问题
我市现有耕地400万亩,理论上能够承载和消纳1200万头猪单位的畜禽。但随着畜禽养殖业不断发展,养殖废弃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对区域环境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养殖业与种植业结合不够完善,畜禽粪便难以得到充分利用与消化,局部地方粪污产生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加之不少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与其养殖规模还不匹配,畜禽养殖粪污问题时有发生。
三、采取的措施
(一)压实目标责任。我市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强力推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的贯彻落实,建立了乐山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市委常委阿刘时布、市政府副市长陈长明为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作为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纳入目标管理,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流域联动机制等,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压紧压实各级各行业主管部门污染治理责任。制定印发《乐山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17-2020年)》(乐府办发〔2017〕40号)《乐山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乐府办函〔2018〕15号)《乐山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方案》(乐农〔2019〕117号)等文件,细化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分年度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清单。各区(市、县)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绿色发展等工作紧密结合,制定了工作方案,将治理任务纳入到年度绩效考核,做到可督促、可检查。市委、市政府领导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恢复生猪生产专题召开了2次会议,研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和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工作。同时我局组织了各县(市、区)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评估工作,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进行了考核和评比。
(二)坚持项目带动。一是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在井研县、犍为县争取中央财政投资6000多万元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对300多家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建立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4个,建设大型沼气工程1个。通过项目带动我市初步建立起功能完善、运作规范的种养循环生产体系和粪污综合利用体系;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极大提升。二是开展有机肥替代试点。在井研县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建设柑橘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面积2.75万亩,其中:有机肥+配方肥模式面积13980亩,新型有机肥积造模式面积6600亩,水肥一体果园多功能管理系统模式面积5780亩,果-沼-畜模式面积600亩,配套蓄水池23口,覆盖面积540亩。2019年,项目区化肥用量比上年减少16%,有机肥用量比上年提高22%,辐射带动全县化肥用量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7%。
(三)抓好政策落实。一是落实好用地政策。全市对符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要求的养殖基地建设,优先配套安排人畜饮水、沼气建设、环保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农村公路畅通(通达)工程等新农村建设项目。将规模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和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生产建设用地,鼓励支持利用荒山、荒地、滩涂地等发展畜禽养殖。二是落实好补贴政策。把规模养殖相关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对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实行敞开补贴。规模养殖场用水用电按农业生产用水用电收费标准。2019年市财政投资59.8万元,在全市范围实施了《乐山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数据平台建设和联防机制建设项目》,应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对养殖场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监管与技术服务工作,首批在40个规模养殖场开展了试点,取得较好效果。制定了沼气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和上网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制定了沼气和生物天然气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四)推进种养循环。坚持规划引领,我市结合产业发展制定了《乐山市现代农业“一区六带”建设规划》《乐山市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工作方案》,将种养循环绿色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大力推进种养循环,实现种植用地和养殖用地的均衡化配置,按照每亩3头猪的粪污消纳标准,优先在粮食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就地规划和建设相应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逐步实现县域大循环、园区中循环、主体小循环。2019年以来全市新改扩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126家。坚持示范带动,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大中型沼气示范、蚯蚓养殖、异位发酵床、有机肥生长等粪污处理利用模式,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点50个。积极扶持有机肥生产企业,全市有正常运行的专业登记有机肥生产企业21家,具有年产88万吨有机肥能力,常年年实际生产有机肥50.4万吨。进一步抓好种养主体主动配套畜禽粪污处理设备,显著提高了有机肥使用率,助推我市提前三年实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
(五)推广先进实用模式。一是开展集中处理利用。以市中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井研县、犍为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为依托,探索建设大型养殖废弃物处理中心,开展政府补贴集中收集,采用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集中还田等模式利用养殖废弃物。二是实施付费收集处理。在部分偏远或土地承载能力较低的地方,畜禽养殖户以每车(小型动力三轮车)支付150元委托种植大户代为处理畜禽粪便,消除环境污染。目前,这种模式已在我市推开。
四、下阶段主要工作措施
(一)推进污染治理。以“生态文明和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为工作着力点,将养殖业污染治理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抓好科技推广。大力推广“高床水泡粪、有机肥加工、工业化污水处理、生物发酵床”等生态养殖模式,引导农户科技治污。二是推广沼气池,确保中小型养殖场沼气池覆盖率达到100%。
(二)强化考核监督。会同环保部门对辖区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按要求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规划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评估和考核。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地区与本辖区内的重点县(市、区)签订责任书,并落实奖惩。
(三)健全投入机制。整合涉农财政资金和各级环保资金,逐步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投入。充分运用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手段,吸引地方和社会资金投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优先制定和实施针对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沼气发电和有机肥生产使用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以及环评收费、后期环境监测收费等优惠和扶持措施。在国家逐步加大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采取财政补贴、业主自筹、社会投入等多种方式,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资金支持。通过拓宽资金渠道,加强资金整合,逐步建立各级财政、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强化环保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排放标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畜牧业等环境污染管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全社会尤其是畜禽养殖者的环保意识,增强养殖者对实施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增强全社会对环境卫生的重视与监督力度,促进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谢谢您对我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胡易容联系电话:18908134263
乐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8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