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乐山市委:
贵委提出的《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发展蔬菜初加工产业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我单位已经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乐山市发展蔬菜初加工产业所做的工作
乐山市蔬菜品种资源丰富,是四川省的重要商品菜基地之一,处于全国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域,2018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08万亩,产量309万吨,产值60.5亿元。目前全市完成1.23万亩直供港澳蔬菜基地备案,在全省各市州中备案面积位列第一,占比49%。乐山蔬菜具有"早"和"晚"的明显优势。早春蔬菜供应成渝等地,正好填补攀西早春菜结束的空档期,有效缓解川渝两地蔬菜市场的春淡难题。延后的高山反季蔬菜、秋季菜豆的上市期在8至11月,缓解川渝两地的秋淡市场供应。对全省蔬菜均衡供应起到重要作用。全市率先在全国开展蔬菜绿色防控技术使用,推广稻菜轮作等模式,减少农药使用量,极大地保证了我市蔬菜的质量安全。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乐山市的冻干蔬菜加工、双孢蘑菇罐头等出口欧美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后因金融危机等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逐步进入调整期。近年来,蔬菜初加工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四川省把大力发展蔬菜采后处理作为提升蔬菜品质的重要抓手。乐山市以蔬菜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促进蔬菜初加工产业发展。
一是注重科学规划,引领发展。在《乐山市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中蔬菜采后初加工是重要建设内容之一。我市重点发展三大优势区域,即以夹江县、峨眉山市、市中区为主的传统早春蔬菜生产区域;以峨眉山市龙池镇为核心区高山反季蔬菜生产区域,以五通桥区西坝镇、犍为县榨鼓乡为主的特色优质生姜生产区域。围绕三大区域引导发展蔬菜采后处理,建立初加工网点。二是抓好标准化生产,提质增效。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者的质量意识和蔬菜采后处理意识,增强群众发展绿色农业和蔬菜采后处理提质增效的自觉性。以优质高山蔬菜资源为依托,以"西坝生姜"和"犍为麻柳姜"等地标保护蔬菜品牌为引导,鼓励蔬菜行业协会、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积极开展"三品一标"登记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展直供港澳蔬菜基地建设,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三是不断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壮大蔬菜产销队伍,发展一批从事蔬菜营销的专业合作社,建设低温储藏设施,开展蔬菜初加工,积极开拓外地市场,扩大外销。更有效的发挥我市蔬菜产品"春提前""秋延后"的优势,扩大蔬菜销售的半径,提高蔬菜市场竞争力。全市蔬菜初加工产业得到发展,蔬菜初加工率不断提高。主要外销蔬菜基地县建设了蔬菜低温储藏设施,全市蔬菜低温储藏能力可以达到1.5万吨以上,冷链储运初步形成。
二、乐山市蔬菜初加工产业存在问题
我市蔬菜初加工产业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但是,正如提案中指出的存在问题也比较突出,蔬菜采后处理,分级、整理、包装、预冷、冷藏、冷链运输、蔬菜加工等建设滞后,全产业链条有待完善。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资金短缺。蔬菜的初加工基本停留在清洗和直接包装环节,很少对蔬菜产品进行预冷处理,导致初加工链条较短。主要是因为投入预冷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资金缺口较大。
二是用电用地等配套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按照技术要求蔬菜产品从田间采收到预冷处理,其中运输时间越短越好,这就需要在产地就近建立预冷设施,甚至分级、包装、储存等场地。产地建设初加工设施,土地资源落实困难。贮藏等设施运行用电量大,落实农用电政策困难。
三是蔬菜冷链物流有待标准化。产地初加工网点基本就是蔬菜产地收购点,蔬菜清洗后的分级、包装等简单粗放,蔬菜分级、包装及营销手段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冷链物流体系。
四是蔬菜初加工设备有待提升。初加工龙头企业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不足。具备营销能力的蔬菜种植专合社,大多处于初级阶段,采后处理手段科技含量低。具有冷藏、脱水烘干能力的初加工企业仅沐川、市中区有,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全市没有一家同时具有蔬菜采后清洗、分级、包装、预冷、冷藏、冷链运输等先进设备设施的企业,无法满足直供港澳蔬菜的采后处理配送,直接影响了我市蔬菜外销半径,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三、下一步展蔬菜初加工的措施
根据提案的建议意见,以《乐山市现代农业"一区六带"建设规划(2017-2020)》、《乐山市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为引领,我市将大力推进蔬菜初加工产业的发展。
(一)重点加强高山蔬菜等优势产区采后处理,带动提升蔬菜初加工能力
根据《乐山市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以高山蔬菜、西坝生姜、犍为姜、稻菜轮作等优势产区为核心,加大蔬菜采后处理配送中心的建设,不断推动蔬菜采后处理的发展。在分级、包装、预冷等环节注重标准化建设,稳定商品质量、减少损耗,进一步提高蔬菜初加工的增值率。
(二)着力加强冷链物流建设,实现蔬菜初加工链条不断延伸
大力推进蔬菜初加工冷链物流建设。2017年蔬菜各类冷藏或气调库生产能力不足5万吨。争取三年内,在夹江县建设8个冷藏库,冷藏能力8.5万吨/年;在市中区建设300吨气调库一个,年储藏能力10万吨,20吨冷库一个,年储藏能力0.6万吨;在金口河区建设冷库两个,年冷藏能力达到0.15万吨。使全市的年冷藏能力提高到近20万吨。不断完善从预冷到清洗、分选、包装、冷藏运输的链条,逐渐延伸。积极推进标准化冷链物流,完善主销区蔬菜冷链配送设施建设,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蔬菜配送中心1个。鼓励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蔬菜流通企业购置预冷、低温分拣加工、冷藏运输工具、冷藏等冷链设施设备,加大冷库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蔬菜冷链物流服务企业。
(三)着力创新经营模式,做强蔬菜初加工产业
针对蔬菜初加工龙头企业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积极引导国企与民营企业创立混合制企业,提升蔬菜初加工能力,不断拓宽蔬菜加工领域,着力创新经营模式,通过以下方面的努力,做强蔬菜初加工产业。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商品化处理和精深加工,完善市场流通设施。重点发展蔬菜采后初加工,建设蔬菜分级、包装、预冷、冷链储运等设施,提高蔬菜产品质量档次,延长上市供应时间和营销半径,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创建蔬菜品牌。加强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基地及产品认证,努力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比重。实施名牌战略。打好生态牌文化牌资源牌,创建乐山特色蔬菜品牌,提升峨眉山高山蔬菜、西坝生姜、榨古生姜等优势蔬菜知名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品牌营销,增强森态源等蔬菜加工企业品牌带动力。组织参加四川泡菜节、四川省蔬菜博览会、西博会、省农博会等展示展销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推进蔬菜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高山蔬菜专业园区,开发蔬菜产业科技功能,着力打造以蔬菜加工为主题的休闲公园、乡村旅游示范区和农业科技观光园,开发蔬菜产业旅游功能。
(四)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建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风险偿金制度,助力蔬菜加工企业融资增信
在蔬菜加工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财政资金起到了极大的撬动作用。2018年蔬菜初加工设施建设总投资达到了2.68亿元,其中财政资金占比3%。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整合社会资金投入蔬菜初加工产业发展。
创新支农资金投入方式,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工作。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通过政府与社会资金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补、风险补偿等措施,引导和撬动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为有效抵御蔬菜加工产业风险,完善银担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乐山市政府与四川省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开展"政担银"支小贷专项合作,支持低成本、弱抵押融资,提高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得性,积极推进完善政、银、担、再担风险分担机制,为蔬菜加工企业融资增信。
积极推广普惠金融,运用"政担银企户"模式支持农业领域资金短板,最大程度地满足蔬菜加工企业发展生产、扩大经营的资金需求。
今后市政府将积极引导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主动参与域外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的金融招商对接,牵线搭桥,对接优质资本参与我市蔬菜加工项目。拟与蚂蚁金服合作开展"智慧县域+普惠金融"项目,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无抵押、免担保、方便快捷的融资支持。
完善保险机制,鼓励保险公司进入蔬菜加工业,开展蔬菜种植、蔬菜价格、蔬菜设施、蔬菜储运环节的政策保险试点,抵御蔬菜初加工产业风险。
(五)积极争取配套政策
蔬菜初加工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同支持,今后将在用地用电等方面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
感谢贵委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联系人:潘虹宇,电话:0833-2413722
乐山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7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