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乐山市委会、农工乐山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进一步加强我市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已转我单位已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水利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我市境内河流水系发达,有大小河流及溪沟843条,河道长度达5000公里,江河湖泊等水域面积达853平方公里,是全省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全市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3778处,其中已成水库220座,中型水库8座、小(1)型水库47座、小(2)型水库165座;已成大型灌区2处、中型灌区21处(重点中型灌区5处、一般中型灌区16处)、小型及以下灌区14984处,输配水渠道约7600公里,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工程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供水保障。
二、目前开展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水利项目储备。整合资金做大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国债资金、预算内资金、水利发展资金、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等上级资金支持。目前,完成井研县新桥水库等86个总投资89.19亿元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开展五通桥区涌斯江灌区低干渠续建及配套提升工程项目等33个总投资16.78亿元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启动沐川县关沱水库、峨边彝族自治县万坪水库等18个总投资20.08亿元水利项目前期工作;谋划犍为县定文水库、峨眉山市大林沟水库扩容升级项目等56个总投资78.63亿元水利项目前期工作。
(二)不断夯实民生水利基础。一是协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和一般性农田水利建设。2019年以来,全市共争取中省补助资金约12.71亿元,发行专项债券约3.53亿元,争取金融贷款融资约3.1亿元,统筹各类资金3.86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实施灌溉和排水等农田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二是发力推进灌区配套设施改造升级。2021年以来,实施了青衣江灌区、都江堰井研灌区白井干渠、红星水库、新店水库、沫江堰、高中水库等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完成投资5.58亿元,项目建成后能极大提高灌溉供水保障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供水安全。三是完成水利设施岁修工程,及时保障春灌用水。2024年,开展渠道清淤786公里、检修设备设施220处、整治渠道218公里、整治渠系建筑物522处,投入保春灌的水利工程整治、维修资金6000余万元。四是开展重点山坪塘排查整治工作。今年,更新重点山坪塘台账,落实5万立方米以上重点山坪塘防汛“三个责任人”,确保重点山坪塘有人管;并开展重点病险山坪塘整治储备项目申报工作,预计到2025年将整治重点病险山坪塘13个,目前正在进行方案编制,待资金下达后进行整治。实施后将增强水源保障能力、改善山丘区灌溉条件,在抗旱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能。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开展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完善管理体制。大力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落实灌区分级管理,形成专业管理机构与群众性管理组织相结合的灌区管理模式。各大中型灌区均落实管理机构、人员、经费,骨干渠系由国家设立的专管机构管理,同时加强末级渠系运行维护,以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为示范,强化基层用水服务能力,保障“最后一公里”用水。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今年,市、县组织开展水利安全监管人员培训678人次;汛前逐库落实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市、县两级召开了水库安全管理工作培训会,今年水库线上、线下培训人数达800余人,提升水库管理效能。
(四)统筹调配提高用水效率。一是指导县(市、区)科学划分用水单元,合理进行水权初始分配,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并实施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提升用水效率,2023年末乐山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12。二是加快计量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已安装农业用水计量设施795套,实现大中型灌区骨干与田间工程分界点计量,为灌溉计量用水打下坚实基础。三是落实精准奖补。统筹各级财政农业水费转移支付资金、水利发展资金、水费收入等用于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建立起多元化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2023年,全市安排财政预算资金用于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1653.15万元,其中省级资金30万元,市级资金760.4万元,县级资金862.75万元。四是开展“节约用水”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共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类8000余(册),对提高公民节水意识、用水效率起到良好效果。
(五)不断挖掘水利文化资源。一是打造水情教育基地。2019年,东风堰被正式评为第三批全国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夹江县政府投入400余万元,打造东风堰水文化陈列馆,深入挖掘水文化,东风堰已然成为当地水利文化宣传的新名片,并积极对水利遗产进行普查,力争使我们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的水利工程遗产纳入文物保护名录。二是开展东风堰世界灌溉遗产的宣传保护工作。东风堰申遗成功后,相继编撰了《东风堰志》和《东风堰图志》,印制了《东风堰水情教育读本》,开展了东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360周年纪念、放水节等活动;编制了《东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起草《乐山夹江东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条例(草案)》,目前已开展了立法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2023年下半年我局配合市人大收集整理编撰了《水润嘉州-乐山古堰渠》,这是我市第一次系统性全面梳理收集水利工程古堰资料,为下一步保护利用奠定基础。三是积极推动水利资源综合发展。指导区(县)积极开展建设水利风景区、水美新村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现已建成水利风景区共计14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10个)、水美新村208个,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水利工程+水文化”景观。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狠抓水利项目储备。加速完善现代水网布局,完成乐山市、县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编制,继续配合水利厅开展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编制和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加快开展嘉峨片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
(二)持续夯实民生水利基础。强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保障项目工期进度。一是“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市中区引水工程项目各阶段工作落实,强化项目实施全流程监管,升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二是加大对工程项目的技术指导力度,适时开展工程质量抽检、安全检查,落实管理、防护、保障和补救措施,推动水利工程高标准建设,三是开展水权与水价试点工作。指导夹江县东风堰灌区开展省级水权与水价改革第二批试点工作和水利部第二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工作,不断推进“工程管理单位+乡镇+协会”灌区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切实加强水利队伍建设。一是营造成长环境。大力宣讲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宣扬“守规矩、有作为、讲奉献”的先进典型,加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力度,激励干部职工干事创业。二是加强水利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强化“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作用,广泛开展高技能人才授课传艺活动,有效提升各工种技能人才的技术能力。三是强化基层水利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水利行业教育培训优势,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管理队伍专业水平,增强管理力量,保障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四)大力开展水利文化宣传。一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一方面加强法治宣传,强化保护水利工程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二是拓宽水文化宣传教育渠道。持续开展“进校园”“进企业”“公共场所”“水企业开放日”等系列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呼吁全民关注并参与水资源的保护;三是丰富水利文化传播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开展水利文化研究与宣传,积极寻求与大数据计算、数字孪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打造水利网络展厅,对不同时期的水利工程特色进行展示,更好地推广水利文化。
乐山市水务局
2024年7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