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660257370/2011-00025
  • 发布机构: 国家统计局乐山调查队
  • 成文日期: 2011-06-16
  • 发布日期: 2011-06-16
  • 文??号:
  • 有 效 性 :

第13期 多数居民对食品安全表示堪忧加大监管势在必行

  
 
                                                                                   ———乐山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解人们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乐山调查队开展了一次食品安全调查,调查显示:

  一、近四成居民对食品质量不太放心

  当前,大多数居民不放心市场供应的食品质量。当问到您对市场供应的食品质量总体的放心程度是?选择不放心和不太放心的居民共有38%。高出选择放心和比较放心的居民13个百分点,具体为:21%的居民表示不太放心,17%的居民表示不放心,16%的居民表示比较放心,9%的居民表示放心,还有27的居民表示一般,10%的居民说不清。

  当谈及当前食品安全形势,有35%受访者表示更加严重,有24%的居民表示差不多,有25%的居民表示说不清,仅有16%的居民表示有所好转。

  二、电视是获知安全知识的主要渠道

  从获知食品安全知识的渠道上来看,56.2%的居民是通过电视,14.9%的居民是通过互联网,8.6%是通过书籍报刊杂志,6.6%的通过亲友同事口头传播,6.6%的是个人经历。由此可见,政府应该加大在电视上宣传的力度,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三、安全问题是居民选购食品时最主要考虑的因素

      调查显示:有38.8%的居民在购买食品时,最关注食品的保质期,20.2%的居民在购买时会关注安全标志,这表明,过半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考虑的仍然是安全因素,另外,20.9%的居民考虑品牌,17%的居民考虑价格。食品安全问题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民群众在饮食方面感到踏实、放心,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

  四、个体商贩是最容易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地方

  调查显示:在今年上半年,所调查的100户家庭成员当中,有31次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经历,其中有45.2%是在个体商贩买到的,还有29%是在农贸市场买到的,大型商场的比例最低,仅有6.5%。由此可见,个体商贩和农贸市场是最容易买到假冒伪劣的场所,也是最需要重点监管的地方,

  五、加大食品安全监督力度是最需要做的工作。调查显示,有30%的居民表示政府对食品监管和打击没有力度,19%的居民表示力度不大,仅有7%的居民表示力度大,4%的居民表示力度较大。当问到您希望政府为保证食品安全最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有25.9%的居民选择了加大食品安全监督力度。

  六、食用油、烟、肉制品是居民最担心的食品种类。调查显示:当问到您最担心以下哪些种类的食品安全时,有15.1%的居民选择了食用油,有11.3%的居民选择了烟,有7.83%的居民选择了肉及肉制品,其次居民对米面、奶及奶制品、水产品也较为担心。

  对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深化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大事,政府应把这项工作当成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来对待,要像重视经济工作一样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主管部门应认真贯彻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关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创造性开展工作,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应在资源整合、专项整治、协同作战等方面切实发挥指导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成效。

   二、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一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工作。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和重点企业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网络体系,做好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反馈和收集、评估、发布工作,逐步实现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二是加大食品安全隐患和因素的监督检查。全面开展食品安全调查与评估,准确掌握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特点及危害程度,并及时建立健全排查与报告机制。

    三、进一步整治和规范食品流通领域。 一是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要严把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关,特别是要严格规范外来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准入制度。 二是加强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管。逐步扩大对食品的日常监测和快速检测的覆盖面,督促、引导全市城乡农贸市场配备食品快速检测设备,完善食品安全监测数据直报制度;彻底改变市场卫生状况,坚决杜绝因环境和人为造成的食品二次污染。对退市下架食品分别予以没收、销毁或去向跟踪。

    四、发挥预警功能。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预警机制,针对安全隐患和苗头性问题,及时、准确发布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努力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有效遏制区域性、行业性、暴发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要完善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立即启动,快速做出反应并做好相关工作。平时要组织好应急演练,积累经验,做到有备无患,从容应对。

    五、搞好宣传引导。要广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依法维权意识,营造有利于食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要采取各种形式,传授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和识假辨伪的方法,要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典型案件及时曝光,同时积极宣传各级各部门食品安全工作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大力推介优质食品、名优品牌和优秀企业,形成创名牌、讲质量、重诚信的良好风尚。

  六、完善制度保障。要健全责任制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真正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企业自律、社会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要加强对内部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渎职、失职的要严肃处理。要健全检测制度,建立统一制定检测计划、统一发布检测信息制度,实现检测资源和检测信息的公开共享。要健全信用制度,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奖惩制度,扶持守信企业做大做强,让不讲信用的企业付出高昂代价直至退出。要健全可追溯制度,形成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对有质量问题的食品从终端到源头逐一查处到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乐山市数据局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政务新媒体矩阵
乐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