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道德评议活动,“评”出新模范,“议”出好乡风;禁毒宣传走入街头巷尾,营造全民禁毒良好社会氛围;“坝坝会”现场问诊,关心关切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万尾家鱼在“全国放鱼日”从虎口湾游入岷江,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红色教育活动、家庭教育讲座、公益义卖等志愿服务活动有声有色,稻姜文化节、李子采摘节精彩纷呈,展现乡村振兴发展魅力......今年以来,乐山市五通桥区多措并举,“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动创文工作进一步开展,让文明之声传遍街头巷尾,文明之风劲吹大地。

志愿服务为创文“造形铸魂”
“一湖秀水,见证中华民族前赴后继、波澜壮阔的英勇斗争历史;一艘红船,引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伟大复兴之路。”近日,“弘扬红船精神 争做时代好少年”红色教育活动在五通桥区竹根镇茶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活动以红色教育课、互动游戏、手工DIY活动等形式,将“红船精神”融入儿童德育教育。

禁毒横幅拉满街头巷尾,禁毒宣传资料现场发放,毒品危害知识科普讲解......近日,五通桥区禁毒委、五通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国际禁毒日”为契机,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将禁毒知识带进家庭、社区,增强群众拒毒、防毒意识,进一步营造全民禁毒的良好氛围。五通桥区还凝聚志愿力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1+8+10+N”志愿服务队伍,在全区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文活动,让志愿服务为创文“造形铸魂”。
模范力量带动文明之花绽放
“这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家门口打造的田园微景观布局合理,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美化环境做得很好,值得学习。”日前,五通桥区金山镇先家村7名乡风文明评议员走村入户,认真查看了解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情况,为年终的“最美推选”活动做准备。为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021年,先家村结合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出新的基层治理办法,实行“乡风文明评议考核”与“家庭能人”积分制管理,“开展乡风文明评议,激发大家的荣誉感,教育和引导村民养成文明新风尚。”
在不久前举行的金山镇杏林村第七届李子采摘节开幕式上,杏林村道德评议“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同样作为重头戏,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环节。杏林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杏林村道德评议“最美系列”评选活动每年开展一次,由各村的村民小组长根据评议标准,在全村范围内进行推选,再由七人评议团(村“两委”班子成员代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妇女代表、乡贤代表等组成)召开道德评议会进行评选。
五通桥区将乡村道德评议活动作为村民自治、培育新风的有效抓手,推动道德评议活动在各村、社区火热开展,以正向激励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推动村民自发自觉参与乡村治理,让文明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绚丽绽放,以文明之魂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护航创文之路
6月6日正值全国“放鱼日”,五通桥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本地企业,将6万尾家鱼分批次从虎口湾投放入岷江;6月中旬,五通桥生态环境局、五通桥区教育局联合五通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组织三十余名师生代表走进污水处理厂,近距离感受生活污水由浊变清的全过程……五通桥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渔业资源保护,维护水域生态环境,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根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创文植入生态底色。
该区还组织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志愿者、网格员等,深入片区商铺、小区住户,发放“文明城市创建倡议书”,“一对一”“面对面”开展宣传,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动员居民广泛参与;各创文片区会同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小区现场“问诊”,组织群众召开“坝坝会”,收集群众文明出行、社区服务、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和实际问题落实、落细,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好创文群众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