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境内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五通桥,为实现民族解放,无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付出了生命代价。为进一步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五通桥准备在牛华镇后山打造革命英烈纪念园,目前正在进行建设方案的研讨。乐山市五通桥区委党史研究室紧扣党史“征、编、研、宣、审”工作总要求,严格落实“审”的工作职责,严把纪念园建设的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
一是精心选择纪念碑名称。纪念园中除安葬烈士以外,各条战线上的被授予“英雄”称号的模范人物辞世后均可入园。为使纪念碑名称更加准确、贴切,区委党史研究室从党史的角度,综合参考“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等备选名称,建议以“革命英烈永垂不朽”为纪念碑命名。
二是用心梳理史实助力纪念碑设计。纪念碑基座、宽度和高度的设计与相应的历史事件相呼应,为确保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准确无误,区委党史研究室仔细梳理中共五通桥早期组织成立、五通桥解放、五通桥建区等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提供给设计方,便于其在纪念碑设计中使用。
三是细心校核纪念碑题词。就文字表述、标点符号等仔细校核,务求纪念碑题词内容准确。并对题词字体提出建议,通过比对设计方展示的毛泽东书法字体、郭沫若书法字体、中山行书字体,结合功用及美观,建议纪念碑正面碑文选用毛泽东的书法字体书写。
(乐山市五通桥区委党史研究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