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日,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召开室务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党史和地方志系统贯彻落实措施。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税俊峰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四川工作深切关怀、对四川人民饱含深情、对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寄予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亲临四川视察指导。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指导,亲自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并举行系列主场外交活动,这是四川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会议强调,传达好、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市党史和地方志系统要坚决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深刻领会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省委工作会议、市委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认真按照省委《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意见》和市委《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要求,结合乐山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实际,迅速在全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按照“清单制+责任制”办法逐一细化具体贯彻举措,不折不扣推动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党史和地方志系统落地生根,切实当好历史文化的守护者、传统文化及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民族文化及本土文化的挖掘者,奋力开创乐山党史和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新篇章,确保全市党史和地方志事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奋勇前进。
一是抓好编纂史志著作。突出做好《中共乐山市委执政实录(2022)》《乐山年鉴(2023)》《中国共产党乐山历史大事记(2017—2021)》《全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丛书(乐山卷)》等基本著作编纂,多出精品力作。实施四川省精品年鉴工程,积极申报创建《乐山年鉴(2023)》全省精品年鉴,指导各县(市、区)持续提升《执政纪要》《综合年鉴》编纂质量,加快推进乡(镇)志、村(社区)志编纂工作。
二是加强史志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介。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做好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史志“七进”示范点创建、地情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各级党史和地方志系统部门网站、“史志乐山”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教育平台管理使用工作,积极与《乐山日报》、无限乐山网、乐山广播电视台等乐山主流媒体开展合作,扩大乐山美食文化、地标建筑、嘉州古城、乡粹非遗等文化挖掘宣传,加大乐山优秀文化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向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中国方志网、四川党史文献网、四川省情网等报送工作信息和地情文章,广泛宣传乐山优秀文化。继续推进第二批史志阅览室设立工作,指导县(市、区)创新建设村(社区)史馆,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村(社区)史(记忆)馆或微型方志馆。
三是加强资政研究能力。积极参与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深入挖掘乐山红色资源和优秀文化,在绿色硅谷建设、文化旅游、乡村振兴、非遗保护和红色文化等方面找准切入点,持续加强“乐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进军西藏出发地”、全市村(社区)史馆建设展陈情况调查研究等党史和地方志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专题研究工作,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四是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积极开展“嘉里人关爱”——党建引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做好市中区大佛街道凌云敬老院对口服务工作,推动水井冲社区“双报到”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立健全结对共建机制,常态化推进与五渡镇葛村支部结对共建,力所能及解决一批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五是组织筹备主题教育。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推动全市党史和地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要谋划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总书记赋予的重大使命和重大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研,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乐山篇章积极贡献史志力量。
(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