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市应急局持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水平,不断增强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能力,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均处于近五年来最低水平,成功应对7次自然灾害,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
(1)防范风险,规范管理。市应急办对乐山市应急委员会“1+21”指挥部职能职责进行了修正和调整。市应急局牵头起草并印发《乐山市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对全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认定程序及范围作出细化规定对应急避难场所日常管理、应急状态下的运行保障及监督检查进行了明确,推动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全市入库管理应急避难场所342处,占地面积213.98万平米,可容纳91.27万人灾时避险。
(2)隐患治理,强化监督。推动防汛减灾、森林防灭火“12个100%”落实落地。全市落实328名县级领导包132个乡镇、1274名乡镇领导干部包1370个村(社区),逐级完善防汛包保责任机制。对全市20个江心岛利用航拍数据制作江心岛电子地图并录入全市应急指挥平台数据库。全市增设森林防灭火检查卡点743个、收缴各类火源13206个,严控“五类人员”14169人,查处违规野外用火案件2起,打击处理3人,实现群防群治,联防联控。
(3)救援救助,处置有力。今年5月重新修订了《乐山市防洪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将尚不达到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标准的预警信息发布后的应对措施进行了细化。5月8日,圆满承办四川省2023年大震巨灾综合实战演练,投入参演力量约8800人,直升机7架、大型固定翼无人机2架,立足大震巨灾,紧盯“三断”极端场景、多灾种叠加等难点、痛点,充分检验了我市抗大灾、抢大险、救大难的综合应急能力,得到省委、省政府、省应急委领导高度认可。严格执行救助工作规程,全年发放冬春救助资金1490万元,惠及4.74万户9.72万人;发放干旱灾害生活救助资金3316万元,惠及6.67万户11.05万人。
(4)重点宣传,全民参与。围绕“3.30”森林防灭火警示宣传日、“5.12”防灾减灾宣传日、第22个“安全生产月”活动等,积极谋划安排,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会同乐山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大学生防灾减灾作品设计大赛,收集作品255个,参赛师生380余名。4月起,市减灾委办公室与乐山音乐交通频率(FM100.5)合作制作了一档应急知识公益宣传栏目《喜哥话应急》,目前已播出20期。指导沐川县成功申报全省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项目试点县;督促指导井研县宝五镇有序开展“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基层风险防范能力;指导沙湾区福禄社区、夹江县新新社区成功申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