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应急委办公室会同市气象局、乐山水文中心、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市级部门和有关单位对全市8月份雨情、水情、山洪地灾、新冠疫情、动物疫情和农作物病虫害等防灾减灾工作等进行了会商研判,现将有关会商情况通报如下:
一、7月份自然灾害情况
七月,我市共遭受3次洪涝灾害,造成我市11个县(市、区)168482人不同程度受灾,紧急转移282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072.1公顷,严重损坏房屋14间,直接经济损失9456.8万元。
二、8月份自然灾害风险研判
(一)综合判断:8月全市自然灾害风险水平较常年同期持平略偏低,主要自然灾害种类为暴雨引发的山洪和地质灾害、强对流天气、动物疫情和农作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对群众生产生活、交通运输、通信电力、油气管道等重点行业领域生产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气象预测:总趋势,预计2022年8月我市总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少1-2成,平均气温较常年均值偏高0.5~1.0℃。峨边、马边、沐川为25.7~26.5℃,其余地方26.6~27.0℃。8月降水量大部分地方偏少1-2成,夹江、峨眉、市中区为250~300毫米,其余地方为160~250毫米。8月主要天气过程:1日,中到大雨,局部地方暴雨;9~11日,中到大雨,局部地方暴雨;14~15日,小到中雨,局部大雨;17~19日,小到中雨,局部大雨;22~24日,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30日前后,中雨,局部大雨。
(三)水情预测:根据乐山市气象台2022年8月气候趋势预测,结合乐山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历史水文资料开展全市境内主要河流及中小河流8月水情趋势分析预测:受降水及上游来水影响,境内江河可能发生2~3次洪水过程,青衣江可能发生接近或超警戒水位洪水,大渡河、岷江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可能性较小;受境内局部暴雨影响,部分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可能性较大。
(四)山洪地质灾害预测:8月已进入“七下八上”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关键时期,山洪地质灾害总体发生风险较高,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更加严峻。据气象部门预测,市中区、峨眉山市、夹江县、沐川县等降雨集中区和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等沿山地区地质灾害风险仍相对较高。
(五)重大动物疫病预测:持续偏高的气温和频繁的降雨,增加了疫病发生的几率和范围,多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将成为畜禽发病的主要形式,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副猪嗜血杆菌、蛋鸡产蛋疲劳症、家禽肠炎腹泻、高热中暑等常见多发病仍是畜禽发病的主要病种。
(六)重大植物疫病预测:沙湾区红火蚁发生面积2000亩;草地贪夜蛾5月16日马边查见,发生面积8亩,较2021年晚六天;稻水象甲全市4县(市中区、井研、五通桥、犍为县)共发生面积182365亩,发生程度为1级。目前正值我市“七下八上”病虫发生关键期,大春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面积迅速增加,危害不断加重,稻飞虱在川西迁入虫量大,二化螟田间残虫量大,局部地方水稻穗颈瘟、稻曲病重发风险较高。
三、对策建议
一是各地要按省防指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区域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建设,做到雨情水情信息共享,队伍物资装备联动,确保“上游下雨、中游吹哨、下游开跑”;要进一步强化防汛预案修编,进一步提升预案的操作性、实用性,要强化预案演练,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成员单位要熟悉预案,熟悉事件处置流程;要按“12个100%”推进要求,进一步健全防汛“一对一”包保责任制,严格落实县包镇(街道)、镇(街道)包村(社区)、村(社区)包组、组包联保体、联保体互包互助工作要求,建档锁定包保责任。要进一步加强防汛减灾宣传,进一步夯实基层的防汛减灾、抗灾自救、先期处置能力和主动避险意识。
二是市气象局要做好气象预测预警工作,同时也要及时关注极端天气和局部极端气象,做到准确预测,及时预警,多渠道发布、第一时间发布。气象部门预测既要结合省上预警信息,又要从乐山实际研判出发,在精准预测上下足功夫。
三是市应急管理局要配合市水务局做好防指的日常工作,统筹好抢险救援要素,做好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要督促各地开展好防汛预案和应对方案的演练,强化防汛减灾宣传,提高基层防灾避险的意识;要及时指导各地和市级相关部门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物资保障,确保“五有”;同时要结合部门职责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企业的安全度汛工作。
四是市水务局会同市应急局做好市防指的日常工作,指导区(县)做好1567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和25个河心孤岛的防汛工作;牵头抓好全市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专项督导,确保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做好防汛应对准备;要全力做好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进一步加强水库运行“线上线下”监管,严禁水库违规超汛限水位运行。科学调度大中型水库,充分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最大限度减轻下游防洪压力。乐山水文中心要加强我市河流水文监测,及时预警。
五是市自然资源局市要会同各县(市、区)加大对584处地质灾害点巡排查和监测工作。降雨期间要加密监测,密切关注雨情,必要时采取避险转移;指导大佛景区、峨眉山景区要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地段的警示和游客的宣传引导工作,组织、指导游客及时转移,主动避险。要会同市水务局抓好全市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专项督导,指导各地做好地灾防治。
六是市住建局要积极会同市中区政府做好中心城区内涝应对处置工作,要充分发挥城市内涝处置牵头和协调作用,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切实减轻灾情对市民造成的经济损失。
七是市交通局要做好重点路段、桥梁、岷江梯级电站和交通等在建工程的安全隐患排查,做到及时发现第一时间处置,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司乘人员的警示教育,强化GPS监控,及时收集和发布路况信息,做好恶劣气候条件下停班停运停航相关工作准备。要督促各地做好水上船只管理,严防汛期船只失控。
八是市卫生健康委要结合近期成都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和复杂性,指导各地强化组织指挥,做好四个统筹,落实关键措施。要加强重点地区来(返)乐人员的排查、检测和输入性病例管控,对摸排出的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及时管控,快速采取集中隔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
九是农业农村局要做好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副猪嗜血杆菌、家禽肠炎腹泻、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加大监管查处力度。
十是各地各部门要严格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畅通信息传输渠道,及时上报疫情险情灾情。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务必在岗在位值守,要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