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应急委办公室会同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气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乐山水文中心等市级部门和有关单位对全市10月份雨情、新冠疫情、动物疫情和农作物病虫害等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会商研判,现将有关会商情况通报如下:
一、9月份自然灾害情况
九月,我市11个县(市、区)3693人不同程度受灾,紧急转移安置29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0.76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0.66公顷,一般损坏房屋27间,直接经济损失920.09万元。
二、10月份自然灾害风险研判
(一)综合判断:10月全市自然灾害风险水平较常年同期持平略偏低,主要自然灾害种类为地质灾害和动物疫情等自然灾害对群众生产生活、交通运输、通信电力、油气管道等重点行业领域生产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气象预测:总趋势,预计,2022年10月我市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左右,降水较常年同期大部分地方偏少1~2成。平均气温方面,峨边、马边和金口河为17.8~18.3℃,其余地方18.5~19.0℃;降水方面,总降水量:峨边、马边、金口河、井研为35~40毫米,其余地方50~70毫米;主要天气过程为4~7日小到中雨,局部大雨,日平均气温累计下降4-7℃。11~13日小雨,局部中雨。16~18日小雨,局部中雨。25~27日小雨。
(三)水情预测:根据10月气象降水趋势预报,预测全市境内主要河流及中小河流10月水情趋势为:青衣江、大渡河、岷江及各中小河流水势相对平稳,均在警戒水位以下。
(四)地质灾害预测:结合降雨预测和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全市地质灾害风险等级中等,峨眉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等地地质灾害风险仍相对较高,要高度重视短临降雨引发的中小型地质灾害。降雨集中区和受地灾隐患威胁的城镇、村庄、学校、医院、旅游景区景点及农家乐等人口密集场所和工矿、在建工程、城市建筑废渣堆积区等重点防范对象,要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巡排查和监测工作,降雨期间要加密监测,密切关注雨情,必要时采取避险转移。
(五)重大动物疫病预测:十月,秋季气温时冷时热,是重大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加之候鸟的迁徙更加大了动物疫病的扩大,增加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难度;首先要搞好免疫注射,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预防免疫各环节的标准操作,保证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六)国庆旅游预测:因疫情防控要求,乐山境内川内旅游将大幅上升,特别是乐汉高速、沐马高速开通后,到我市马边、金口河、峨边自驾游游客也会激增,旅游业压力加大。
三、对策建议
一是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对各行业接待服务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全力做好“国庆”假期期间接待服务和应急保障各项工作,确保全市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国庆假期。
二是各级防办、地灾办要加大对山洪、病险水库、堤坝、地质灾害等风险隐患点治理,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特别要做好秋雨季节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应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防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三是市气象局要做好气象预测预警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中短期和短临预测预报,及时关注极端天气和局部极端气象,做到准确预测,及时预警,多渠道发布、第一时间发布。
四是各级卫生部门要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重点地区来(返)乐人员的排查、检测和输入性病例管控,对摸排出的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及时管控,快速采取集中隔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
五是市旅游部门和各景区管委会要切实抓好“国庆”假期旅游安全工作,各景区景点要密切关注游客接待流量,按照“提前预约、避免聚集、做好防护、有序旅游”的原则开展旅游服务,合理控制人流密度,维护好景区旅游秩序,确保全市旅游安全有序。
六是市公安局要加大社会治安秩序维护、道路管控和突发事故处置力度,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七是市交通运输局要做好重点路段、桥梁、岷江梯级电站和交通等在建工程的安全隐患排查,做到及时发现第一时间处置,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客运班车、旅游包车、巡游出租车、临时加班客运班车的管理,规范运输市场经营秩序,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八是市农业农村局要继续加强调运监管,强化监测排查,加大非洲猪瘟、禽流感、牛结节性皮肤病等动物疫情防控和预警预报工作。
九是市应急局要督促煤矿、非煤矿山和危化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完善应急措施,强化应急保障,确保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十是市市场监管局要结合节假日消费特点和疫情防控实际,针对重点单位、重点区域和场所持续组织开展检查;要加强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严防节假日期间发生食品卫生事件。
十一是各地各部门要严格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畅通信息传输渠道,及时上报疫情险情灾情。特别是国庆期间,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务必在岗在位值守,要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