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2014年度工作总结
2014年,乐山市政务服务紧紧围绕“项目落地年”工作主题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突 出重点,统筹推进,提升行政效能,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优化全市政务服务环境。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两次调研政务服务工作,对全市政务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全年,市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窗口办理行政批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3万余件,其中行政审批10万余件,无超时办结件, 承诺提速65.22%,办理提速91.79%。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行政审批事项管理。一是做好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按规定督促部门对新增项目履行申报审定程序。主动对接国务院和省政府下放至市、县(市、区)的审批事项,并制定审批办法和办事指南,纳入同级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今年承接上级下放项目9项,承接项目进大厅7项,其余2项正按项目新增规定履行申报审定程序。二是继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在市政府审定保留的68项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对照国务院、省政府的文件要求,通过清理,市食药局取消1项,市民政局取消3个子项。现市本级保留76项行政审批项目,纳入政务服务大厅73项,民宗局1个项目因保密场地原因未纳入政务大厅。三是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会同市级相关行政审批部门,对照2013年市级保留行政审批和转为服务事项的前置条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经过清理市级保留行政审批和转为服务事项的前置条件涉及25个部门,279项前置条件,其中审批类项目169项,前置条件有179项,转为服务事项73项,前置条件有100项。四是实行行政审批公示公开机制。各行政审批部门将保留的每一项审批项目、审批依据、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收费标准和审批结果等在市政务网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栏、电子政务大厅公示公开,严格把握公开行政审批信息时间,及时更新审批情况,完成市级保留行政审批和转为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的印制。
(二)扎实推进“两集中、两到位”。一是开展专项督查。对市级20个行政审批部门所有服务事项进行了专项督查,对个别单位承接省级下放审批项目不及时和转为服务事项的行政审批项目“体外循环”情况进行了督查整改。二是配合市委编办对市国土局、市工商局等10个政府工作部门的“三定规定”重新进行修订。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和转为服务的事项集中到行政审批科,明确行政审批科负责部门全部行政审批(包括转为服务的事项),部门负责对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
(三)大力推进体系建设。一是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根据标准化建设要求,落实建设资金362万元,完善咨询导引服务、政务大厅WIFI全覆盖、脸谱考勤、标示标牌LED双语显示、多媒体自助查询打印系统、网上大厅体验区等服务事项和统一着装、更换大厅桌椅等事项,预计2015年5月底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县级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截止目前,相继有6个县级政务服务中心新建了办公场地,各地政务服务中心还将水、电、气、法律援助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事项纳入,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二是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制定了《乐山市便民服务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职能职责、运行方式、服务礼仪、进驻项目等10个方面。三是积极发挥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作用。在2300个村(社区)代办点推行村(社区)干部轮流坐班制度,需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按照受理、承办、回复三个流程,由村干部代跑帮办,全程义务服务。
(四)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一是探索创新建立了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并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整合群团部门原有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救助、困难职工帮扶、残疾人托养、关爱留守学生等服务项目21个,新编制生成群众需求项目144个;引入20家社会组织入驻服务中心,进行群众需求、服务项目与社会资源有效对接;探索实行网格化服务机制、“3+2”工作机制、工作标准“五统一”等举措,打造集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社会服务“三合一、全覆盖”的社会公益服务平台。二是引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招商入驻乐山商行、邮储银行、担保、小额贷款、审计等服务机构。通过服务平台线上线下服务,整合各类中介资源,拓展平台服务功能,实现平台和企业以及中介机构的高效、快捷对接。通过平台建成中介为企业服务的企业之家,为我市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便捷、专业、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培育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有力促进我市经济发展。
(五)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一是规范审批行为。构建“倒逼机制”,对无需专家论证、现场勘察、听证、集体讨论和上报审批的项目,一律要求在政务中心窗口即时、现场办理;除即办件外,其他项目一律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按要求承诺提速,实现行政审批承诺办理在已提速50%的基础上再提速30%的目标,整体提速达75%以上。二是强化并联审批。制定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并联审批工作制度,分类推动牵头部门开展并联审批,完成工商注册资金从实缴制向认缴制改革工作,取消一般类别工商注册登记验资环节,节约办理时间,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深化市城管局牵头的城市管理领域并联审批,探索制定乐山市中心城区大型城市户外广告审批联席会审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全市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326件,涉及投资金额403.6亿元。企业设立登记并联审批905件,建设开工(图审)环节并联审批12件,城市管理领域并联审批621件,开展地址审查6779件,中心城区个体餐饮并联审批138件,办件提速60%。三是加强代办服务。按照“理清思路,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创新服务”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全市重点项目开展工作,探索建立重大投资项目立项、建设、生产环节的代办服务工作机制,并组织开展代办服务工作。全年共为企业代办协办注册服务5个,提供各类咨询123人次,对8家企业进行了上门服务。组织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为218个重点投资项目提供了服务。乐山日报以“我市重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代办服务《不走弯路提速,企业点赞称好》”进行了报道,四川日报以《乐山4类投资项目享受行政审批代办服务》、乐山日报、网易以《重大投资项目办理行政审批可享受代办服务》进行了宣传,受到了有关领导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六)积极推进便民电子政务建设。一是升级市、县(市、区)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强化在线咨询、预审、办理等功能,梳理2000余个行政审批项目格式文本和示范文本,在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公开,切实方便群众填报各类资料。二是建成便民政务微信平台,在大厅全面覆盖WIFI,一方面为办事群众提供政务信息、办事指南、办事攻略、办件进度等信息查询,同时,开通在线互动功能,随时为办事群众提供在线咨询服务。三是拓宽电子监察范围。充分依托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和电子政务审批平台,实行审批服务网络运行管理,对全市审批部门窗口及工作人员在行政审批和转为服务事项的受理、承办、批准和办结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预警纠错和绩效评估;对公安车管、人事考试、人才交流、办税大厅实行电子监察系统实时监察。
(七)强化便民服务。一是设立商务服务窗口。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引进商家,将出入境照相和打字、复印等服务统一整合到该窗口办理,为办事群众创造了省时、省钱、省心的服务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受到了办事群众的好评。二是解决办事群众停车难问题。会同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住保局进行衔接和协调,形成专项方案,已报市政府审定。拟改造市政务服务中心门前人行道,规范修建停车位,新增停车位20个,将市政务中心后院内约2000平方米球场和部分公共用地改造为停车场,新增停车位50个,将嘉兴路(嘉祥路至龙游路西段)东侧储备土地整体规划建设成为社会停车场,彻底解决群众办事停车难问题。三是开展弱势群众、困难群众代办服务工作。针对孕妇、残疾人、高龄老人、现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市政务中心为其开辟绿色通道,享受“免叫号、免排队”服务,在工作人员的全程引导、全程陪同下优先办理、即到即办。四是积极开展惠民帮扶。牵头组织市级惠民帮扶部门,为弱势困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全年,惠民帮扶共接待咨询1349人次,援助困难群众3906人次,募集并发放帮扶资金88万余元。
(八)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一是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规定动作不打折、自选动作有特色”的原则和要求,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市政务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分工细化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中心班子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基层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收集意见建议,共收到27条具体问题意见;认真召开了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敢于揭短亮丑、维护班子团结的觉悟,提出批评意见9条,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效果,会议得到督导组领导的高度肯定;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迅速制定政务中心集体整改落实方案、领导班子个人整改落实方案和制度建设计划,提出政务中心整改落实、专项整治和制度建设任务,内容涉及加强班子建设、强化为民服务、严格制度规范等方面,确保了整改成效“不空”、“不偏”、“不虚”。二是结合群教活动,开展“三访三问”大走访活动。今年,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心组织了10支队伍,深入访问100户困难户和办事群众,100户项目业主,进一步了解办事群众和项目业主的困难和问题,增添措施,改进服务,切实提高群众满意率问题。共查找梳理问题、建议和意见83条。目前已建立问题台帐,落实整改牵头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实行重点查处,如群众反映的便民商务窗口乱收费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三是创新举措,开展慵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制定了《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在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开展“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以随机暗访、抽查办件、现场走访等形式,开展以“查作风、促担当,查效能、促落实,查项目、促到位”为主要内容的“三查三促”活动,通过查找干部职工队伍中存在的作风不实、执纪不严、效能不高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广大干部职工作风转变、主动作为、用于担当、务实干事,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四是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活动成果。为了巩固扩大整改成果,实现制度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按照转变作风的总要求,对已有的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搞好废、改、立工作,修订和完善了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巡查制度》、《窗口工作人员效能告诫制度》、《窗口工作人员考勤管理办法》等8项规章制度,通报查处了8名违纪违规工作人员。窗口工作人员的出勤率从原来39%提升至现在的99.9%。
二、2015年工作打算
一是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并不断拓展。结合本次政府机构改革市委编办重新修定的部门“三定规定”,对所有行政审批部门“两集中、两到位”落实情况组织一次全面清查,确保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集中由一个内设机构承担,部门行政审批机构整建制进入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授权到位,构建以窗口为主导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现场办结率。做好下放事项的承接落实,杜绝空接和体外循环。
二是做好下放事项的承接落实。及时主动对接,做好承接下放工作,可以下放到县(市、区)的直接下放,应由市级办理的抓紧纳入中心规范办理,做到“应进必进”,防止出现管理真空。
三是进一步提速并联审批,建立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行政审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实行并联审批工作机制,清理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审批市级部门和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审批部门、事项目录动态管理。围绕并联审批工作应用范围分类划定企业登记注册类、项目基本建设立项类、项目工程建设竣工类、企业生产经营类、城市管理类和要素保障等六大类别,确定相关牵头部门,实行全程并联审批。
四是加强重大项目代办服务。列入全市的重大投资建设项目,根据业主的申请,采取“一门对外、全程协助、协调督促、限时办结、无偿服务”的方式,协助办理企业注册、投资立项、规划建设、投产运营等所需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审批手续。
五是抓紧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体系。结合《乐山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制度》,从职能职责、运行方式、进驻项目等10个方面进行规范。根据四川省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办理(代办)事项指导目录(215项),制定乐山市的指导目录,加大对乡镇的授权力度,提高现场办结率。推进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延伸,实行三级联动,村级把群众需要办理的服务事项统一收集起来带到乡镇去办,需要到县上办理的由乡镇统一到县上去办,不让群众自己跑路。
乐山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2015年1月9日